人社部和财政部公布今年的养老金调整《通知》,已经一个月了,但网上的争议声仍然不绝于耳,不只是退休人员有话说,连在职的年轻人也着急了。
退休人员们退休后,除了少部分人有能力打工,多数人在家休息,只靠着一份养老金维持生活,就是盼着年年涨钱,结果养老金如今是三年连续下降;对在职人员而言,积极缴费,每年承担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上涨,如今,看着养老金涨幅不断降低,心里真不是滋味。
不过,有人指出一个问题,就是,虽然养老金从2021年~2023年养老金涨幅“三连降”,但是不同于2021年和2022年,每年上涨幅度降低0.5,今年只下降了0.2,按照3.8%调整,相较于前两年的调整水平,今年降幅收窄了0.3,也就是,相比前两年上涨水平的下降,今年降得少了。
(资料图片)
这里可以看出,今年的养老金调整走低,与2021年和2022年因为疫情影响经济,才降低养老金调整不太一样,那是为什么呢?
第一,最大退休潮
1963年 中国爆发婴儿潮,当年出生人口达到 2975万 人,之后持续了十几年,每年平新生儿人口增加 2000余万 ,而1963年的人,在今年达到6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,相比往年新增退休人数,今年将提高涨幅。
从持续性看,这可能只是个开始,之后十几年,退休人员每年增量将持续保持高位,除了基本养老金月发放的数额,退休人员次年还要参加养老金调整,养老基金承压可能将进入难关。
因此,从今年养老金下降0.2,可能是一个持续信号,2024年及以后年度,将继续下降0.2可能是大概率事件,那么如果这一预测成真, 2024年调整幅度可能就是3.6%。
第二,老龄化VS劳动力
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,老龄化率接近14%,意味着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,国家养老压力加重。
目前养老金制度还是现收现付制,需要年轻人持续增加参保缴费数量,才能支撑每年万亿的养老金发放和上调。
从2011年~2022年,我国劳动力减少了6000万 ,除了去世的人,还有一大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不再贡献劳动力和社保缴费,开始领取养老金的人,一方增加数量,另一方却在减少,那么未来谁来支撑养老基金的收益就是个难题。
未来几十年,人口红利规模可能降低,三胎生育放开后,我国2022年人口增长反而变为负增长85万人,相比婴儿潮时期,减少2000万人增量,为了保证养老金能长效发放,目前的涨幅微降可能会是必然了。
第三,个人养老金推进遇冷
数据显示,我国在36城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,收效遇冷,开户人群超过3000万,可是真正拿出真金白银缴费的人却没有一比一的缴纳,可见更多人目的还是先观望,看基本养老金是否继续走低。
为了刺激更多参加个人养老金,但考虑到要参加这一项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,必须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,那么,养老金调整幅度也不能太低,所以,今年及之后年度,按照0.2的降幅微降,可能是比较合理的,不会引发太大的不满呼声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