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以为西街忘了她的繁华,没落得像一条胡同。
作为安徽休宁县城的石板路老街,一里多地的“她”昌隆了千年之久,曾经的街面店铺林立,作坊簇拥,行人肩摩毂击。而今,只有寥寥无几的商家。西街没落了,林林总总的原因不能让我信服。我和西街的住客一样,内心是那么的无奈,却又是那么倔强地守望着。
与西街产生感情是我的高中时代。出了学校后门就是西街的百客厅巷,开放式的校园,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在其中。那时的街面虽谈不上繁华,但比起现在还是兴盛很多。那里有我们买参考书的两家书店,有我们馋嘴的油煎粿小摊,还有我们毕业第一次喝醉的小饭馆…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西街,人力车碾压到翘边的石板,发出空灵的咚咚声。老宅子接踵摩肩高矮起伏的相连,经过风吹日晒散发出阵阵的乡愁味。甩着马尾辫穿着牛仔裤健步的女同学……这条街上感官和视觉的共鸣,古老与青春气息的交织,注定我爱上了西街,也注定着和西街的分手就在高中的毕业季。
一晃二十年过去了,期间有意却似无意地骑车穿行西街。咚咚的石板路空灵依旧,承载记忆的书店、包子铺、小饭馆等陆续消失,母校连通西街的后门也被一面墙堵死。西街少了几分人间烟火与青春气息,我心中便陡增了几分说不清,道不明的惆怅。即便如此,我仍盼望着和西街来一场久违的邂逅。
很有幸,一年前调入了位于西街之西的休宁农商银行网点工作。西街近在咫尺,我和“她”似乎有了厮守的时光。西街少了活力,我和“她”似乎又是那么地无法亲近。
本以为没了升华感情的基础,和西街的情缘也就如此作罢了。直至一日,西街住客张阿婆年老体迈无法来办理银行业务,受其所托我和银行的小伙伴便一同走进了西街。在老房子内,张阿婆熟悉的脸庞让我想起了高中时代。她在西街一手挽着菜篮子,一边大嗓门喊着跟班小孙女“走快点”是我常遇到的情形。当年走路生风的阿婆,如今耄耋之年只能在西街巷内守望着,灵动的西街似乎变得很是迟缓。
日渐,我发现走进西街工作机会也不在少数。除了每月都有像张阿婆这样的上门金融服务,街面上几家小店都与休宁农商银行均有业务往来。走到街上忽然听到收款音箱播报“安徽农金收款某某元”,一声的响亮让这条沉闷的街有了些许的生机。
这是我们服务的客户,我们在守望着他们,他们在守望着西街。
较之繁华街面,这里的商户尤为热情,也许他们把我们当作了西街守望者。诚然,休宁农商银行确实也是西街的守望者。
不知不觉和西街又邂逅了一年,我感受到了“你、我、他”共同的守望。这一年里,街东头修建了便民服务长廊,一家家老手艺铺重新支起西街曾经的热闹;这一年里,街中的“国保”同安堂和几栋历史建筑进行彻底维修改造,内幽外阔,古朴典雅;这一年里,街尾开了家快递驿站,时代气息扑面而来。
作者:戴海龙
单位:安徽休宁农商银行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