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财经》杂志主办的一个对话中,北大的张维迎认为:从三驾马车的角度分析经济不是好方法,还是凯恩斯主义的那一套,更不应该立足于老百姓的消费谈经济增长。刺激消费完全是本末倒置。
不刺激消费,经济的增长与突围又靠什么?
【资料图】
在张维迎的视野中:经济增长的本质不在投资、不在贸易、也不在消费,所有这些都是工具性的,不是原理性的;经济终极的驱动力是来自企业家的创新。从经济的发展史看,倒也契合,毕竟世界经济的每一次浪潮都是创新驱动下的,从蒸汽机到电子时代,又从电子时代到了信息时代,未来似乎人类将被智能机器人统治了。
但是,创新的动力又是什么?
张维迎谈经济学时处处透着哈耶克的政治理念,他们都是完美主义者,哈耶克从完美的人性,推出权力意志的肮脏,而张维迎是从完美的人性,定义了企业家创造性的自由本质。
问题却在于,企业家精神不是抽象的,它需要一个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创新环境。
中国的现实又是什么?
中国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行政干预。
投资拉动经济本身就是计划驱动,正如哈耶克所认为的,计划性经济可以定义供应端,定义不了需求端和价格工具,市场通过“一业一企,一企一业”的国家资本控盘,市场的自由竞争不足,甚至有了一种不平衡,在有意无意的过程中,民企的发展缺少同等的市场地位。
这决定了在近十年,民企无法释放出巨大的能量;烟草、石油、军工、通讯、金融、教育……,未来主要行业都将有一个国字头的超级航母,房地产已经在打造巨舰。用黄奇帆的话说,全国九万家房企,将有90%以上会倒闭。不仅仅是房企,整个民企都将面临着一场大洗牌,重新平衡需求不足的矛盾。
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,张维迎的“企业家精神”很可能成为空洞的标签。
是企业家缺少创新精神吗?
不是,是企业家缺少创新的市场经济的土壤,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是越来越大,而是越来越小。一个求生存的状态下,又如何去创新?
关键词: